Quick start
Mode
首先介绍本项目三种不同的处理模式:
pipeline
模式(默认): 目前最快的模式,需要 GPU 支持,最好在blrec
设置片段为半小时以内,asr 识别和渲染并行执行,分 p 上传视频片段。append
模式: 基本同上,但 asr 识别与渲染过程串行执行,比 pipeline 慢预计 25% 左右,对 GPU 显存要求较低,兼顾硬件性能与处理上传效率。merge
模式: 等待所有录制完成,再进行识别渲染合并过程,上传均为完整版录播(非分 P 投稿),等待时间较长,效率较慢,适合需要上传完整录播的场景。
IMPORTANT
凡是用到 GPU 均需保证 GPU 显存大于运行程序所需 VRAM,具体计算 VRAM 方法可以参考该部分。
Installation(有 GPU 版本)
是否有 GPU 以
nvidia-smi
显示 nvidia GPU 驱动以及nvcc -V
显示CUDA
版本号为准。如果未配置显卡驱动或未安装CUDA
,即使有 GPU 也无法使用,而会使用 CPU 推理(不推荐,可根据自身硬件条件判断是否尝试 CPU 推理)。
TIP
如果你是 windows 用户,请不要使用命令提示符(Command Prompt)或 Windows PowerShell,请使用 PowerShell 或 WSL 或 Git Bash(推荐)。
注意:PowerShell 和 Windows PowerShell 是不同的应用程序。
1. 安装依赖(推荐先 conda
创建虚拟环境)
cd bilive
pip install -r requirements.txt
此外请根据各自的系统类型安装对应的 ffmpeg
,例如 ubuntu 安装 ffmpeg。
2. 设置环境变量用于保存项目根目录
./setPath.sh && source ~/.bashrc
3. 配置 whisper 模型
项目默认采用 small
模型,请点击下载所需文件,并放置在 src/subtitle/models
文件夹中。
4. biliup-rs 登录
首先按照 biliup-rs 登录b站,登录脚本在 src/upload/biliup
,登录产生的cookies.json
保留在该文件夹下即可。
5. 启动自动录制
bash
./record.sh
6. 启动自动上传
请先确保你已经完成步骤 3
,正确下载并放置了模型文件。
6.1 启动扫描渲染进程
输入以下指令即可检测已录制的视频并且自动合并分段,自动进行弹幕转换,字幕识别与渲染的过程:
bash
./scan.sh
6.2 启动自动上传进程
bash
./upload.sh
7. 查看执行日志
相应的执行日志请在 logs
文件夹中查看,如果有问题欢迎在 issue
中提出。
logs # 日志文件夹
├── blrecLog # blrec 录制日志
│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burningLog # 弹幕渲染日志
│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mergeLog # 片段合并日志
│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scanLog # scan运行日志
│ └── ...
├── uploadLog # 视频上传日志
│ └── ...
└── blrec.log # record.sh 运行日志
Installation(无 GPU 版本)
无 GPU 版本过程基本同上,可以跳过步骤 3,需要注意在执行步骤 5 之前完成以下设置将确保完全用 CPU 渲染视频弹幕。
- 请将
src/config.py
文件中的GPU_EXIST
参数设置为False
。(若不置为False
且则会使用 CPU 推理,不推荐,可自行根据硬件条件进行尝试。) - 将
MODEL_TYPE
调整为merge
或者append
。